最新处级干部述职报告
尊敬的领导、同志们:
大家好!
下面就这一年度的工作,述职如下:
一、近年来全市组织工作情况
近年来,我部认真落实市委要求,积极履行部门职责,在“主题活动走在前列,职能工作强基主动,特色工作国省争先”上狠下功夫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
一是干部工作抓基础,着力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识人体系。把握好干部标准和市委“五个大胆起用、五个注重”用人导向,按照“平时善于发现干部、用时能够推荐干部、关键时刻选得出干部”的要求,初步建立了以“一表两定十账三库一流程”为重点的干部工作基础台账:
“一表”就是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修订完善领导干部职务名称表;
“两定”就是分层核定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职数;
“十帐”就是分别建立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定期分析信息、女干部信息、年轻干部信息、非中共党员干部信息、少数民族干部信息、专业干部信息、选调生信息、年度干部综合考评结果排序、近年来引进人才德才表现情况分类排序、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等台帐;
“三库”就是建立完善并定期维护干部信息库、后备干部信息库、人才信息库;
“一流程”就是按照新修订的《干部任用条例》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,以利干部选用全程记实。通过健全完善各类台账,把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日常表现情况掌握清楚,并有效运用到识人察人、选人用人中,使之切实发挥作用。
目前,各类台帐、数据库、资料库都逐步健全完善,通过多渠道、及时收集整理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干部各方面现实表现情况,做到人头清、数据准、情况熟,有效服务领导班子建设。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一季度全市组织部长工作例会上,围绕在组织部门建立科学的识人体系进行了专题研讨,并统筹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力量集中攻关,务求取得制度成果。
二是队伍建设抓作风,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假如我是服务对象”大讨论活动。去年10月以来,在全市深入开展以“践行宗旨,争做好干部”为主题的“假如我是服务对象”大讨论活动,深入推进“灵魂革命”,促进干部换位思考、改进作风、服务群众。
新华社、求是杂志、经济日报、光明日报、湖北日报对活动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。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给予充分肯定,认为襄阳找到了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抓手;鸿忠书记、国生省长等省委、省政府领导同志先后作出批示,并在全省推广。
今年第二批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,市委高度重视,精心谋划部署,扎实有序推进。君正书记带头蹲点调研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,市委常委一班人坚持带头边学边查边改,积极参与活动,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好了示范,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氛围。
三是基层组织抓服务,不断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。积极适应基层组织建设形势任务的变化,按照服务定项、组织定责、干部定事、运行定制、考评定标的基本模式,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,不断增强全市广大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、服务发展、服务民生、服务群众、服务党员的功能。
继续加大农村(社区)党员群众服务中心“五务合一”规范化建设,组织各级党代表开展“四进四访”活动。在全市推行群众工作“三事工作法”,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中组部长赵乐际同志批示肯定。总结推广“王运福工作法”得到了中央书记处几位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。四是人才工作抓品牌,围绕产业发展聚集各类优秀人才。大力实施“隆中人才支持计划”,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面向海内外人才市场,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。
二、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
(一)主要做法和成效
1、注重顶层设计,突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地位。一是领导高度重视。襄阳历届市委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,把其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市委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,专门听取关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汇报,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。二是注重工作规划。2009年,中央、省委关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出台后,我们结合实际,制定下发了《2009-2020年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》,对全市县级后备干部的选拔、培养、管理、使用和目标任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。三是强化责任落实。坚持党委(党组)领导,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,并把后备干部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党组织,层层建立责任制,坚持定期督办检查和考核。
2、注重选拔机制创新,不断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的结构。
一是严格选拔。市委严把入口关,坚持后备干部的资格条件,按照民主推荐、组织考察、研究决定等程序,确定后备干部。在考察中,突出考察后备干部“德”的情况,采取德的表现和作风建设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测评、五量化五分析等方式实行多角度、全方位考察。2012年,我们在后备干部推荐考察中,首次引入了中组部人机对话软件,模拟实战环境,重点考察后备干部在处理具体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德才素养。
二是拓宽来源。按照后备干部总体规划,坚持“五个一批”的多层次选拔,不断拓宽来源渠道,即结合县(市)区领导班子换届、市直部门领导班子集中调整,集中选拔一批;结合领导干部公开选拔、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,发现掌握一批;结合“年轻干部成长工程”培养,选拔培养一批;结合届中考察、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,补充调整一批;结合干部平时调整考察,重点吸收一批。2009年底,我们结合省委组织部推荐考察厅级后备干部,对县(市)区党政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了民主推荐、组织考察,确立了105名县(市)区党政后备人选。2010年初,我们结合班子届中考察市县两级同步开展了后备干部推荐考察工作,全市确定各级后备干部1325名,初步建立了分门别类的后备干部库。
2012年,结合县(市)区集中换届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调整干部推荐选拔工作,择优确定县级后备干部323人。2013年底,我们结合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公开推荐优秀科级干部,进一步择优充实了后备干部队伍。三是优化结构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,有针对性地分类分层选拔后备干部。
2012年,我们按照班子建设需要,分党政综合类、党务类、文化宣传类、政法类、女干部、少数民族、党外干部类等11类别,结合组织实施“1+11”类“年轻干部成长工程”,市一级重点选拔培养年轻干部627人,从中分类择优选拔了114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县级后备干部队伍。同时,打破身份、行业、地域等限制,通过选调生招录遴选、人才引进、干部交流挂职、公开选拔等方式相结合,注重选拔班子建设需要的结构性、紧缺性、专业性人才,不断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。
目前,我市后备干部基本形成以35岁至40岁干部为主体,门类比较齐全,结构逐步优化,年轻干部、女干部、少数民族干部、党外干部比例不断提高,学历构成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为主的后备干 ……此处隐藏1645个字……启动新一轮后备干部的调整补充工作。考虑到2016年将进行新一轮市县领导班子集中换届,且目前市级领导班子、县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自2009年大规模调整补充以来,经过几年的使用和调整,数量和结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,建议全省作出统一要求,启动新一轮后备干部的调整补充工作,为换届做好干部储备。
2、关于后备干部队伍的规模和结构。建议在坚持领导班子正职按照1:2确定后备干部数量,领导班子副职按照1:1确定后备干部数量的基础上,以市和县为单位实行总量控制,具体到某一个单位不作硬性数量要求,符合条件多的就多确定几个,符合条件少的就少确定几个,以防止凑数量搞降格以求。在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上,要注重优化年龄结构、性别结构、政治结构、专业结构,年轻干部、女干部、非中共党员干部、专业性干部都要有一定的数量,保证在领导班子换届时有较为充足的选择空间;同时要注意后备干部的能力结构,注意选拔充实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干部。
比如,在换届时,有的县(市)区政府班子成员全部调整出去,新提拔进政府班子的都是从乡镇和县(市)区直部门过来的,既没有工作的连续性,也还有一个磨合的过程。所以,政府班子的副职成员优秀的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任常委,不要都调整出去,造成政府班子整体功能的削弱。
3、关于后备干部的资格条件和来源渠道。后备干部的资格条件应当参照新修订的《干部任用条例》进行严格把关。结合落实“好干部”标准,确定后备干部关键要看五个方面:
一是突出思想政治素质,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,看政治上是否过硬。
二是突出实践能力和工作实绩,看是否做出经得起实践、人民、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,特别是要看在基层应对复杂环境、承担重大任务时的表现。
三是突出发展潜力,看能否承担更重要的职责。四是突出作风情况。看是否自觉践行群众路线。五是突出廉政情况,看是否存在不廉洁的行为。在后备干部的来源渠道上,要把握新修订的《干部任用条例》的精神,后备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内产生,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产生,充分吸纳国有企事业单位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优秀人才。
4、关于后备干部人选的产生方式。按照中央要求,干部工作要强调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。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体现党组织的作用,就是要把干部了解在平时,通过基层调研、走访座谈、和干部交心谈心、日常考核管理、信访举报等干部监督信息、年度考核等各种途径了解干部一贯表现情况,通过综合分析研判来确定后备干部人选,防止民主推荐“唯票”现象发生,也防止有针对性的组织考察引起社会震动和干部人选的思想波动。对那些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暂时不能提拔使用的优秀干部,如果符合后备干部条件,也可以研究列入相应的后备干部名单。
5、关于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。
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。以党校为主阵地,每年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,利用多种形式、多层次对后备干部进行轮训。重点对后备干部进行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知识的培训,兼顾市场经济、法律法规、现代科技等知识培训,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根据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向和能力、专业需求,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。
二是派驻到基层培养锻炼。对部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,适时选派到乡镇等基层一线培养锻炼。
三是安排进行多岗位锻炼。要加强对后备干部实行多岗位锻炼特别是重要岗位、主要领导岗位的锻炼。对缺乏下一级党政正职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,要适时安排到下一级正职岗位历练。对于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的后备干部,要加强轮岗历练,注意选派参与重大项目建设、处理重大突发事件、参与信访督查、到艰苦地区任职等工作,让后备干部在艰苦地区、复杂环境、困难岗位、重大任务中经受考验、磨砺。四是选派发达地区挂职锻炼。进一步开拓后备干部视野,采取上挂、交流任职等方式,积极创造条件,选派年纪较轻、学历层次较高、发展潜力较大的后备干部到发达地区、上级领导机关挂职锻炼,让后备干部在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发展经验,在上级领导机关提高宏观思维和综合协调能力。
6、关于后备干部的管理。
一是要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,并定期维护,把后备干部的数量、结构掌握清楚。
二是要逐人建立后备干部档案。除了基本情况外,要逐步收集完善后备干部人选各方面表现情况,一一记录在案。
三是要定期谈心谈话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要求,党委(党组)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每半年和后备干部谈心谈话一次,掌握思想、工作动态。对发现有倾向性问题的,要及时谈话提醒,帮助其改正。
四是强化跟踪考评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,对后备干部每年要进行一次集中考核,作出阶段性的评价报告,将考核评价情况作为后备干部动态调整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。
五是要适时调整。根据党组织平时掌握的情况,对那些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,要及时充实进来。同时,实行备用期限制度,后备干部最长备用年限一般不超过10年。对那些因为年龄等结构性要求、工作造成重大失误、思想作风问题严重、身体素质不适应等方面情形,经考察不合格的要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。坚持“每年一小调、五年一大调”,从而使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不断新陈代谢,始终保持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,以适应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。
7、关于后备干部的使用。新修订的《干部任用条例》强调,要注重使用后备干部。使用后备干部要避免进入“成为后备干部就要使用”、“后备干部备而不用”两个误区。后备干部是经过各级党组织选拔产生、精心培养、严格管理的一支队伍,在个体成熟、工作需要的情况下,应当大胆使用,充分体现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。要结合领导班子换届或平时干部调整,注重使用经过培养已经成熟的后备干部。在职数有限的情况下,必要时可采取“先进后出”或“加长板凳”的办法创造条件,让更多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走上领导岗位,使后备干部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既“备”又“用”。同时,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参加公开选拔,在同等条件下优选使用。
8、关于强化各级党组织对后备干部建设的领导把关作用和责任。一是明确党委(党组)及其主要负责同志责任,强化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。坚持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“一报告两评议”的重要内容,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。要求在平时考虑领导班子建设时,同步考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,检查指导工作时同时检查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情况,研究干部工作的同时掌握后备干部情况。二是坚持经常性教育,促进后备干部健康成长。各级党组织要严格对后备干部的思想教育,严格党内组织生活,严格日常管理。三是坚持集体研究,严格后备干部的选任程序和纪律。
9、关于后备干部的定位。造就一支素质优良、数量充足、门类齐全、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,是贯彻执行《干部任用条例》的需要,也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,是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任务。后备干部是重要基础性工作,但不是干部人选的唯一来源,要坚持“民主、公开、竞争、择优”的原则,对工作需要、经过考察确实优秀的其他干部人选,也要注意同等使用。